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圈梁设置原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圈梁设置原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仓库圈梁设置高度规范要求?
对于不同的结构,不同的建筑物,圈梁的设置原则是不一样的,要分清是框架结构的填充墙,还是砌体结构的承重墙,是住宅还是厂房。我告诉你规范出处,你可以自己查看,很简单的。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》6.3.4第2款第三条、7.1.2、7.1.3以及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7.3.3、7.3.4条
上浇圈梁的正确方法?
是先将模板安装好,然后在模板中铺设钢筋,并留好浇筑口。
接着在浇筑前将混凝土预备好,并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,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。
在浇筑时,应先从边角处倒入混凝土,并在倒入混凝土的同时进行扎实震实,在混凝土倒入后再进行钢筋中的混凝土浇筑,最后在铺设完混凝土后进行养护。
正确的浇筑方法可以保证圈梁的质量和稳定性,确保建筑的安全性。
是先进行钢筋加工和焊接,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准确的浇筑操作。
在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水平检查和强度检查,并在模板内部另外加固。
在浇筑时,应按照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,避免出现空鼓和漏筋现象。
同时,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模板的水平和固定,以保证浇筑出的圈梁质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浇筑后还应进行养护,以确保圈梁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。
1、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,圈梁配筋不少于4根,高不小于120毫米,箍筋一般***用直径6.5毫米、间距为200毫米的钢筋。如是现浇楼梯,则楼梯平台梁、平台板的钢筋应锚入圈梁内。
2、如果圈梁不外露,可不考虑保护层厚度,直接按370毫米乘300毫米绑扎。如果圈梁外露,与空气表面接触,就应当考虑保护层厚度。
3、砌体结构房屋中,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,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、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、抗拉强度,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、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。
严格意义上的地圈梁一般是指浇筑在条形基础砌体顶部的圈梁。常规做法是,宽度一般大于其上部墙砌体宽度每边约50毫米左右。高度一般为180--240毫米。配筋一般为直径10--12毫米上下配,间距120毫米左右。混凝土强度等级(标号)一般为C20混凝土。 圈梁一般做成外墙封闭,内横墙一般也要设置,与外封闭圈浇筑成一体,钢筋与外封闭圈连接要符合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。
如果是独立基础时,基础间的梁严格说不是圈梁。
当独立基础上部为框架或排架柱时,基础间的梁要承担柱间维护结构砌体的荷载,这时的梁,配筋、断面、混凝土标号要经计算确定,是承重结构构件,一般称为地梁(地圈梁是不需经结构计算只按构造要求设计,主要作用是加强建筑整体性,减少不均匀沉降),兼做联系梁。
当此梁不需承担荷载时,就只是联系梁。
如果是地圈梁,一般情况下(非高烈度震区)可以按上述所说原则做。
而对地梁和联系梁一定不要自己搞,必须设置时,建议请一位专业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来现场咨询一下,对他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。安全第一,不要怕麻烦,切切!
1. 准备工作:在浇筑圈梁之前,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:
- 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,确保钢筋规格、数量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,模板支撑牢固,无变形、损坏。
- 清理工作面,确保混凝土接触面干净、干燥,无杂物、油污等。
- 设置好浇筑通道和浇筑设备,如输送泵、振动棒等。
2. 浇筑顺序:浇筑圈梁时应遵循从一端开始、分层浇筑、逐层推进的顺序。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,避免出现冷缝。
3. 混凝土配合比: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,包括水泥、砂、石和水的比例,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、耐久性和施工性能。
4. 浇筑方法: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圈梁设置原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圈梁设置原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